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2|回复: 0

杂感序评:全球互联网IP地址总库枯竭? 新华网

[复制链接]

101

主题

332

帖子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41
威望
6106 点
资产
1653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6-25
发表于 2011-2-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ndependent 于 2011-2-4 09:58 编辑 ' W, j# F# @: {1 U  E5 s% a

* m1 [  y4 A; m% e4 M' n杂感序评:全球互联网IP地址总库枯竭? 新华网
4 q  e; _7 F9 {

周末读网; C/ b* b, Y0 J0 p
一语网评1 [& w/ O/ b* H; ^% H8 C+ W+ L


6 \+ W, c, j5 A% n$ _: E序:* d7 q! W& Z, ?% C7 i
-怪不得我那西人小伙朋友,整天介地不知在忙些啥?他说”just upgraded his server," 好家伙!
8 T: o6 {. w' \1 ]: M& l0 k2 y& ~% f: C  H6 B
原来如此!那天在电梯里遇见他时,他“you heard about the disaster of Internet 2012" ? 问得我, 是丈二和尚一样。”危机“ ”末日“ 已经不再是Hollywood 电影题材的术语啦,就也没在意!) L) y9 u5 z: K8 \

4 v, ]* v2 j8 N' ~, ^看了下面 新华网这篇好文,电脑界以外人士,也可松口气,许多事,人们会准备的。“杞人忧天”是 一幅描绘“negative” 的中国漫画!9 k+ R3 X7 h( _1 C9 {

/ m" x0 r4 [/ G9 q7 E" N/ A& c: U不过,人类对自己的资源的使用, 那个快!倒也是许多人,在一般生活中,不易察觉!必须仰仗 Science 和科学家们的!我脑海里又浮现出楼下 叫 Brian 的小伙的狡詰的笑, 觉得自己刚踩住互联网以巴的半丝侥幸,及一个”慢键手“ 的微小!
/ |: s. E: z8 Y; g) a; p) g
- F, n. t+ _9 L0 p/ \, L6 p一语杂感
' l% \% u% ~5 O# K% t& M* x2011 春节5 P( x  i0 {) F# A( b3 \2 t

全球互联网IP地址总库枯竭 互联网大门将紧闭? 新华网
2 K; k# b) q7 r: }# S- N. e
/ O* O* ]" i4 z6 Y1 g  全球互联网IP地址相关管理组织3日说,现有的互联网IP地址已于当天分配完毕,IP地址总库已经枯竭,互联网未来发展将系于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
7 X7 u% A; \1 U$ ?9 p& L+ u* P3 W' G  N. T
  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发布的新闻公报说,在3日于美国迈阿密举行的一个会议上,最后所剩的5组IP地址(基于互联网通信协议IPv4)被分配给了全球5大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第一代互联网地址的“池子”已经全空了。& Z% O$ ~* {5 O
$ t/ D5 [# s' w
   有关“基于IPv4的IP地址将全部耗尽”的新闻近年在全球引起关注,给人们的认识造成一些混乱。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在公布IP地址(基于 IPv4)分配完毕的消息时指出,该公司与其他一些机构多年来一直在为此准备,新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能提供巨大的地址空间,人们不必为此担心。. p; R+ I, t; y' P
) b8 v$ H9 c# b4 d
  该公司解释说,基于IPv4的地址于当天分配完毕,就好比最后几箱产品离开了仓库,运往地区性的商店或配送中心。各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将会继续分配最后所剩的这些地址,一旦这些地址被分配完毕,将真正意味着“供货枯竭”。% q7 p( `+ B+ m1 B+ u
1 h/ }! b8 M! z* l9 f( H/ |9 X
  该公司总裁贝克斯特罗姆在一份声明中说,基于IPv4的地址分配完毕并没有让人猝不及防,互联网业界已为此谋划了一段时间。尽管如此,采纳IPv6目前对互联网业界来说已成为首要的事情,它将帮助互联网继续保持惊人的发展以及推动全球创新。
; k( B3 N# M, ~% @  n4 g/ R
' X: {) [9 u0 p! q   “数字资源组织”(NRO)的负责人劳尔·埃什贝里亚也发表声明说,“互联网的未来在于IPv6”。该组织主要负责对全球5大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进 行协调。埃什贝里亚说,对这些注册管理机构来说,拒绝新的IPv4地址申请将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部署IPv6不再是选择,现在已成为一种要求”。
$ J4 V: \. U8 v' Z/ g. u, P/ G6 q% \# r+ Z/ q: a# G
  相关报道:
6 P8 g2 R  p: O2 s% E8 u# W% c+ e: t  L; r3 ^* |4 E
  中国网事:IPv4地址用尽 互联网将大门紧闭吗?! v5 X: {% p  f* {
8 s" I7 }1 K) p2 n; k4 k0 A6 U
  新华网北京1月27日电(“中国网事”记者 张舵、何宗渝、刘菊花)近日,一则“互联网IPv4地址将在数周内用完”的消息引起不少网民关注。有网民担心自己申请宽带账号的计划会因此搁浅,更多网民则发愁势在必行的互联网地址升级会影响自己的电脑顺利上网。
3 L* M& ~2 I5 R% O6 [5 t" N, q! f2 v- g; A* c4 f" @2 B
  带着这些担忧和疑问,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的权威人士,请他们一一进行解答。) }7 Q3 b, Z' G) ]% H
" o0 s6 _- Q0 h2 \# R4 _, D
  新网民:大门真的要关上了?
" F9 [3 S' Z' M9 R% I/ Y! _9 d0 b/ p* i: z8 c4 Q9 g
  互联网地址即IP地址,是用来标识互联网终端的逻辑地址,具有唯一性,相当于生活中家庭地址门牌号码。现有互联网使用的IP地址是一种名为IPv4的32位地址,总容量43亿个左右。" H2 K  W) G4 L. v1 p# c

1 V4 f/ R8 ^3 c0 c4 k5 ?  连日来,随着各大网站张贴出“IPv4资源面临枯竭,向IPv6转换更加紧迫”的消息,不少正准备安装宽带的网友心头一紧。网友“春天下雪”说,本想今年给新家装个宽带的,这下可好,突然就资源枯竭了,不知还能不能赶上末班车。
# a$ Q$ J) n9 v  v' z3 i0 _0 }+ s) U: ?6 U
   对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分管IP地址业务的负责人赵巍说,IPv4大门并不会马上对中国的新网民关闭。中国的IPv4地址主要是通过 几大网络运营商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申请到的。预计在今年2月,IANA(全球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地址池剩余A类IPv4地址将向全球分配完毕。
; e5 e) b+ h. P/ L
2 p" m& t+ e0 w3 X. e, M' b. Q  赵巍说:“在我国拥有的IPv4地址中,运营商手中仍掌握部分IPv4可以使用,根据运营商网络和业务的不同情况,有的地址可以支撑未来5至6年,有的则只能支撑1至2年。”
% n+ l7 L1 V) H3 _# r* L( W+ ?+ `* a
* ]( Y# F; N! p7 R- X, }  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联盟理事长刘东说,去年以来,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IPhone等智能手机销量大增,导致运营商开始积极储备用户地址资源,IPv4申请量大幅增加。“尽管有储备,但以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也会很快用完,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走向IPv6。”$ X7 t+ u% E/ I& G* c1 \" w$ }  v

+ X2 N8 G; s" X9 Z   IPv4地址和IPv6地址的根本区别就是在数量上,前者数量为2的32次方,大约43亿个;后者数量为2的128次方,理论上不存在数量的担忧。按保 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号称能让“每颗沙子都拥有一个IP地址”。! _0 I- g& W% F8 }

1 o! t' J4 X3 r  老网民:互联网地址换代,我的电脑还能上网吗?
! s5 U9 \) N, {; s( G5 v
/ P( C; f/ S; U3 V; X1 h" o3 a" j  感到担心的不仅仅是新网民。网友“烟快熄了”在微博上说:中国目前IPv4有几亿用户,IPv6用户才几百万,升级转型将是一个浩大工程,涉及面巨大,恐怕我们的电脑、软件等很多环节都会陷入“被”升级,难道我们的网络幸福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吗?5 U& M: k* m4 W$ v' C* A
4 Z/ p. f9 Y/ T
   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说,IPv4网络地址资源枯竭,对中国网民来说并不会有什么直接感受。面临最大挑战的是运营商。因为没有新地 址,意味着运营商只能用新的IPv6地址去建设网络,并让未来使用IPv6地址的新网民与IPv4网络顺利互联。为此,国务院在2003年就批准启动了中 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包括基于IPv6技术的6个实验网和100个示范项目。  X: b4 a/ g& x5 D
' z1 {; i. D2 L( n/ B
  由吴建平参与建设的中国IPv6骨干网之一——CNGI-CERNET2于2004年开通,两年后通过验收,目前连接中国200多所高校,用户达到200万人,是全世界流量最大的IPv6网络之一。
' M! e) v" a9 o1 ^6 O, b7 u8 k' E& q( ]0 C, n, x/ M: q1 _
   吴建平说,根据他们实验网运行的情况,现在社会上一般的电脑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等支持IPv6都不存在问题。“微软公司前几年已经把IPv6引入到其操 作系统中了,从WINDOWS XP到VISTA、WIN7版本的产品,全都支持IPv6。苹果等智能手机支持IPv6也没有什么问题。”
* {# H3 l! r& E2 Z
  o. W; J5 \/ n1 j) U  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前中国电信就已经开始与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主流通信设备厂商联合组建技术研究团队,重点攻关IPv4/IPv6过渡技术和产品,开展过渡技术产品的实验室测试工作,根据其成熟度进行现网试验,积极应对IPv4地址短缺的挑战。
8 G9 u2 B% W% k! P6 x6 x8 @, X- z% @7 y3 X
  据悉,中国电信已经在湖南和江苏开展了IPv6现场试验,完成了所属的CN2、163和城域网(含移动分组域)的网络改造、平台改造、IT支撑系统改造等一系列升级改造工作,对宽带接入、IDC、VPN、WAP、189邮箱等业务进行了改造和穿越测试。8 b) `/ j% ]0 s% w
# H. Z$ }* X; K- _; G1 ~6 z$ q$ z
  从IPv4到IPv6,还要等多久?
6 w  a) `3 ]  C5 e
& M+ e3 \4 r2 T0 C' z   IPv4资源的提前枯竭,加快了全球互联网向IPv6时代迈进的步伐。网络搜索引擎谷歌公司、社交网站“脸谱”网站等已经宣布自格林尼治时间2011年 6月8日零时1分开始的24小时为全球IPv6协议系统的第一个试用日。届时,这些网站将率先启动IPv6协议系统,为用户及工程师提供测试和分析平台
- D( w( R- \2 z/ |9 l+ K5 _) Z# ~/ E3 D8 k1 A- ^4 A
  刘东说,所谓试用日,就是这些商业网站在保留原有IPv4系统的同时,建立一套新的IPv6系统,让网民及专业人士体验基于IPv6的服务,这将对IPv6的正式商用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6 K0 B" [3 c! q3 T+ a

' U0 J) p) V! h1 f0 E, o  但有网友对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提出了担忧。网民tianlongfei发帖说,就像手机3G业务起步时雷声大雨点小一样,IPv6这个新事物是不是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成熟期?4 T2 O; L! P( M3 V9 Q" G

- o/ b: F  @8 h& ^1 ~$ @" E' M   赵巍说,目前我国IPv6网络发展集中在骨干网层面,向城域网和边缘网络延伸不足,难以为IPv6特色业务的开发和规模商用提供有效平台,直接影响了上 下游产业环节对IPv6的投入力度;当前的互联网应用仍都在IPv4网络上,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IPv4和IPv6的互联互通,IPv6将成为孤岛、无法 得到实质性大规模推广。* C$ w+ ]# V) D

$ T7 [* Q( F4 Z1 b" m! V, M  中国移动负责人表示,中国移动已经为IPv6做好了较为充分的技术和网络准备,将以新的网络和封闭网络为改造契机,加速向IPv6的流量迁移,按照“启动期、推广期和应用期”三阶段规划思路,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开展网络的过渡和用户迁移工作,实现网络和业务的新跨越。! h  G9 Q9 r3 b. V! h8 @% m$ R
* S9 {9 J4 K& {* g
   前面提及的中国电信这位负责人也表示,向IPv6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涉及网络、用户、终端外,还涉及政府、运营商、标 准化组织等等,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才有可能获得实质性突破。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发布产业技术及业务政策指导相关商用准备工作,建立国家层面下一代互联网科技 产业联盟,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在全球IPv6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 h8 O0 a* a* v" x" c

. z7 _, z1 v& U4 ^9 M: e  延伸阅读:未来IP地址可像沙子一样多/ J4 ^! w$ Y# d$ G
; B. E3 W+ F" f% Q
   谷歌、脸谱、雅虎等知名网站不久前呼吁将今年6月8日设定为“世界IPv6日”,以提醒人们关注IP地址即将用完的窘境。在互联网上,每台电脑主机都有 一个唯一的IP地址,就像现实生活中的每套房子都有自己的地址一样。“IP”是英文“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al)”的首字母,“IP地址”的意思就是互联网协议地址。为了让全世界的电脑都有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互联的IP地址,“互联网之父”文顿·瑟 夫和他的同事们在1977年创建了互联网通信协议IPv4。当时,人们根本无法预见人类到底需要多大的网络空间,因此作为一个实验性的项目,IPv4提供 的IP地址有43亿个。- o% W! \9 C5 z4 k# Z( k# ^6 n; O
% [/ p- c( u) w/ W5 a8 m+ S) d
  “43亿”乍听起来是个庞大的数字,但人类生活在一个逐渐网络化的世界中,今后包括手机、家电等在内的许多设 备都可能拥有一个IP地址,因此IPv4协议的43亿个IP地址数量便显得捉襟见肘了。近年来,互联网业界不断探讨全球IP地址用尽将会给人类带来的负面 影响。管理全球IP地址的机构是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1998年10月由美国商务部提议成立。该机构总裁贝 克斯特罗姆去年5月曾担忧地表示,IPv4地址资源还剩下不到一成,而全球上网设备数量的增长却是爆炸式的,IP地址很快就会用完。担任谷歌公司副总裁的 瑟夫日前也对澳大利亚媒体说,全球IP地址用尽的日子就在“几个星期之内”,这番言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和忧虑。) Q1 n# E  Z. V; }/ M' }
  s8 @5 x# F1 p0 y, x. g$ T+ A
   其实,所谓的IP地址用尽并非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IPv6协议的地址容量庞大,其数量相当于在340这个数字后再加36个零, 号称能使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拥有一个IP地址,有望接纳天文数字级的新用户。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新版的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来实现IP地址的扩容。此 外,互联网的IP地址分配采用分层模式,马上就要枯竭的是那些高层地址,而已经分配到每个区域的低层地址还可以继续发放,预计这些低层地址尚可再分配几个 月乃至更长时间。据日本专家分析,考虑到世界不同地方对IP地址有着不同的需求量,全球每个负责IP地址分配的机构所掌握的IP地址不会同时用尽,而亚太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有可能最先变得“两手空空”。
3 p! p  A$ t1 \; J) O/ L4 R" O( M

2 u5 z2 g$ V1 m$ f$ y  为了对IPv6协议机制进行测试,已有公司把2月2日作为“IPv4终结日”,谷歌、 脸谱等知名网站都表示会参与相关活动。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师组成的互联网工作小组,正在设计和编写新版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有专家表 示,IPv6协议仍将采用与IPv4协议相同的管理机制,也就是说,IPv6协议下的IP地址仍由“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的“互联网分配数目管 理局”进行分配。 ; E( l* E, D3 ~5 j6 Z% c( _6 e4 k0 _

原文阅读: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2/news-gb2312-1271583.html
8 ^0 L% _  s( \* R
ABS Energy Service Ontario. 业务短信:647 880 1319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4-6-29 0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