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ybai 于 2022-12-13 22:17 编辑
9 C! b/ x2 z$ d' g; V" i- l# \9 k9 V* b5 v X
1881年出生于广州附近一个小村庄的莱姆·王,父亲去世的早,他15岁的时候跟随叔叔向加拿大政府支付了50元华人人头税后乘船来到加拿大温哥华,先是在洗衣店找了份工作。5个月以后他离开温哥华,辗转到草原三省、蒙特利尔、斯普林希尔(Springhill)和布雷顿角岛(Cape Breton Island)寻找机会。在新斯科舍省期间,做为兴趣爱好和为了赢得奖金,莱姆参加了自行车比赛。 因为有亲属和朋友在安省伦敦,莱姆最后选择在伦敦工作和生活,并于1903年在469 Dundas St开了一家洗衣店。在挣得了足够的资金后,莱姆决定回国迎娶包办的妻子,但见到本村女孩托伊·陈(Toye Chin)后,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莱姆不顾家人的反对、顶着社会压力,解除了包办婚约,与托伊步入婚姻的殿堂,并且在婚后不久让缠足的托伊放足。 婚后莱姆独自回到加拿大,为避免支付已经涨到一个人500元的华人人头税,咨询律师后莱姆开了一个果蔬摊,用这个身份于1911年把托伊和大儿子维克多(Victor)移民到了加拿大。莱姆和托伊成为伦敦第一对华人夫妇。 1914年莱姆在434 Richmond ST开了一家名为 Wong’s Café 的餐馆,很快成为伦敦当时最著名的餐馆,是晚宴、婚宴、年夜饭以及一些特别活动的举办地。这家餐馆是第一个引入晚宴音乐和周六晚间舞蹈的餐馆,著名的加拿大乐队Guy Lombardo就是在该餐馆起步的。CJGC 广播电台(后来称为 CFPL)每周五晚上都会在该餐馆进行广播。在经济大萧条期间,莱姆与救世军(Salvation Army)合作,为伦敦无家可归和被剥夺权利的人员提供免费的圣诞晚餐和衣物。 Wong's Café 的餐桌上摆着白色亚麻桌布和银色餐具,碗、盘等都是定制的带有自己的商标,服务员都是在纽约接受过培训、英语流畅的华人。莱姆会亲自在楼梯口迎接每一位客人,并护送他们到餐桌旁,他会记着每一位客人的名字和面孔。 在二十世纪初,一个中餐馆要想生存下去,除了提供被北美人接受的杂碎食物(Chop Suey)外,还必须提供欧洲或加拿大食物,所以Wong's Cafe的菜单是欧洲菜系。在成功经营了27年后,莱姆于1941年转让Wong's Cafe。下面这张照片是今天的434 Richmond ST。
; z9 S6 k) ?) H9 d 莱姆另一个成功之处是对孩子们的培养。他与托伊共养育了八个孩子,四个儿子四个女儿,他们在各方面对男孩女孩一视同仁。尽管每天需要工作15个小时,但每天晚上莱姆会与孩子们共进晚餐、了解孩子们的情况,他们要求孩子们上学接受教育、参加教会活动、参加体育活动等。2 A* [% S( R# H, E5 L
6 C9 h0 J: o$ W A9 A
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就读西安大略大学,后来三个成为医生、一个成为律师、一个是化学教授。女儿玛丽(Mary)是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女医生,女儿格蕾塔(Gretta)是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女律师,女儿艾斯特(Esther)是加西安大略大学第一位生物化学博士。- z- o4 V t! o5 \2 k) w
7 Q4 X$ |1 ` @ C Q v1 I3 v0 y+ H7 {4 d
很早就有华人居住在伦敦。郭晓明博士的文章中描述,1902年王约和雷石科等人在伦敦唐人街 Clearence Street 建立了致公堂所,不过没有文字记录。最早安葬在Woodland Cemetery的华人是1933年去世的、来自广东台山南村的王廷礪。 7 p3 _7 r3 s: f9 Z8 t
注: 本文照片和资料,均来自网络。 1、Culbert Family History: Wong's Café in London, Ontario2、Lem Wong: A Story of Perseverance – Woodland Cemetery History (wordpress.com) 3、Featured Athlete: Mary Wong – John P. Metras Sports Museum (metrasmuseum.ca)$ r2 H+ x/ s" r6 ]4 H; ~
4、GrettaWongGrant.pdf (constancebackhouse.ca)8 z7 ^6 m; S9 H6 Y
5、Lem Wong - YouTube6、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洪门百年 – 加拿大和世界报道 (canadanewsreport.com)
: P: i+ K) j& Z4 t7 m4 A& m
8 t7 ^+ c, c, k, Y6 X$ A' R1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