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布衣 二级
- 积分
- 45
- 威望
- 12 点
- 资产
- 415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09-11-9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9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谈中华文明的特异性 (2)
谈一谈中华文明的特异性 (2)3 Y4 g+ w% s( x7 |
- U( V) [7 v1 a4 {+ {7 K p
(二) 游牧民族的冲击:唯有中华文明幸免于难
3 E% @1 Y( q, d( l- z
* g6 T+ V T0 B$ k& o赵林先生讲述游牧民族的对农耕文明的冲击时说,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
5 |1 q& C: x( G% i5 _+ h; q入侵从公元前三千纪末年到公元前600年,前后历时1500多年。欧、亚、非三洲的古1 _2 n/ E' }* V- `2 o# @) ^
代文明均被这一游牧民族所侵占,包括印度文明以及各地中海文明:两河流域文明、 R% d/ Q4 k5 b/ \0 E0 c
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等。只有中华文明是例外,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没" A' j) O( N: }1 P: ?5 {
有征服中国,但持续骚扰中国农耕文明。(赵林: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北京:东方
, N/ L3 v7 H$ I# G" _出版社,2006,第1-21页)
/ `. v5 K7 f& F1 t# H) k0 V$ z- |0 E- l6 A4 U
根据狄米欧( DeMeo )研究,这一次代表父性文化的游牧民族大入侵不光发生在欧、. g) M, a( k; k/ I
亚、非三洲,也发生在美洲,由同样的气候干燥与沙漠化过程所引起,只是美洲的
: Z/ h3 }3 T* F' A/ q2 p* _" [/ L+ u父性文化民族未必骑马就是了。狄米欧认为夏朝与神农一样,代表中国古代南方土- S1 _+ e- }9 x; F& d' n
著民族的文明,与后来的游牧民族文化相对立。如果狄米欧与赵林都是正确的话,
J" }! B$ J5 x( X1 B中国是上述诸文明中唯一没有被游牧民族征服的文明。相对于农耕文化,游牧民族. B e3 @" M- O. w
无疑代表更加暴力的文化。(J. DeMeo: Saharasia. Orgone: Orgone Biophysical
% U& y7 q% v- y8 {. TResearch Lab. 2004)# _% q, D( f/ t
: N: H" d! X0 ~% o: l; m
7 P9 U& l) |" m: G, J/ U, E! ~. `/ n(三) 唯有中华文明早期有一个更加肯定的母系社会阶段
0 K+ I( H( q" t
! B: G! A4 ]& n% o3 h r很多学者相信,人类文明出现以前有一个比较轻松与和平的文化,狄米欧( DeMeo
, |1 R# N, ]" l7 A" F)认为是由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从北非、阿拉伯到中亚的广大地带
8 e1 J4 T4 H' q3 @ j' G9 h6 z因气候干旱而出现沙漠化的过程,使人类文化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型,由轻松和平的* B1 H( D3 \7 V6 z( W' t. ^6 W
文化转变成严厉暴力的文化,狄米欧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分别称为 Matrism 与/ P8 I4 F# b- F7 `9 _/ o+ ]/ i9 z
Patrism. 我这里暂且翻译成母性文化与父性文化。狄米欧认为美洲也在大致相同) @2 n( s, L6 ?3 h% _
的时间内发生了沙漠化与父性文化的出现。这里出现的父性文化征服原来的母性文1 ? B7 V1 o/ B' N& g
化,成了世界上各重要古文明的统治阶级。2 u( T- r: E5 m
6 e$ n" [5 X/ s7 e' ^0 p: W在母性文化中,男女平等,是一个没有阶级分化的均平社会,所以很难说这是一个
1 a+ B6 ?. P3 o; j' S母权或父权社会。如果把子女从父姓称父系社会,把子女从母姓称做母系社会,人
$ ?( F* C/ O0 G类学家调查研究结果是世界上父系社会居多,母系社会很少。我国古代文献明确记
' U0 O5 O1 e6 m" i9 N载有一个自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和平转变的过程,而父系社会一开始就有父权社会) Q# r+ m% F2 ~( S
的特征,也就是二级社会的原始阶段。
" @8 I0 b2 F5 A, p( e" X
6 x3 ~6 Z3 W- r: q/ j. E: i王玉哲列举了七方面的详细证据说明,中华文明早期有一个比较确定的母系社会阶/ \7 |# v6 a, H
段,如中文“姓”一字从女。中国古代这一母性社会有特有的形态:两个氏族结成
4 x6 }) c1 W; t( A, L联姻关系,男人晚上到对方氏族女人家过夜,白天仍回自家氏族劳动,孩子由母亲
7 i1 P; r% j0 P: n. M- |9 B3 K与舅父抚养。(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T, ~: R4 \+ b. d8 R$ V3 {
% w5 t0 Q. c: P0 r3 |) j我们可以设想,村庄部落之间的来往才是男人的社会空间,他们打猎时经常见面建& ?( r" x& d: ?1 ^, w6 f
立了关系。由于上述走访婚的习俗,也是村落之间的交往成为男人社会空间的原因。
2 l, _7 H) J2 S7 ~6 _& k6 T/ q这一村庄部落之间的社会活动空间据有二级社会的性质,在这新的活动空间的基础( m- e3 Y% L3 }: U4 Y* D; I `
上建立男人的权力结构。这样就可能存在一个以女人为中心的原初社会与以男人为
2 M6 s2 e0 S3 p3 u中心二级社会相并行的阶段。男人在二级社会层次上形成权力网以后再渗透到原初
/ }5 o6 h: t( T6 [社会,受到女权社会的抵制。西方史前的情况可能与中国不同,西方男权社会用武: @; A) I) b6 L U; Y0 H
力征服女权社会而将她们同化。老子既反对二级社会干涉原初社会,又有明显的赞) A W1 h0 u# ?* j1 j
扬女性品质的倾向,可能反应上述的社会变革的历史现实。( M& W% o# a' |) u
6 M- l# T7 h6 K上述女人的原初社会与男人的二级社会相并行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姓与氏的不同。. d( I6 G& P3 i
中国古代一度女人称姓,男人称氏。《左传·隐公八年》说,“天子建德,因生以
) l1 H# J3 ?4 N5 b- l) O4 M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意思是说,姓是生来就有的,氏是因封地而得的。也有
+ O. x! U% ?, A" p$ V" l$ o9 C以邑、以官、以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因此只有贵族有氏,平民没有。显然,氏" M5 w: i- w, I8 k2 p K3 t
乃是二级社会的文化建造,姓才是上古时代母系氏族的名称,也就是狄米欧的母性, I, V( h+ o0 z5 R) W3 [. {! ?7 O
社会,姓氏不分是后来的事。如屈原是楚国王族,本来姓熊的, 无论来源如何,这
8 }1 Q n! g% b2 @% j- N% V个熊字就有原始社会图腾的意味。屈原上祖封于屈的地方,才有了屈的姓氏。: x# a. M6 g Y5 o
' X% w5 R0 Y% N/ Z《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近年兴起大禹家乡为北川石纽的说法。
: o0 b% s% }+ }; @4 E! C考虑到汉藏语言同源,上面提到狄米欧认为夏朝与神农一样,代表南方原有母性社
6 T) t7 K# Z! ]9 m( E会,与草原的父性社会相对立。周人与夏人同族同源,而周朝末年是为中华文明建; i/ H. @; z7 N# R3 f' T9 a2 G
立哲学基础的轴心时代,所以中国史前的明确母系社会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举足轻
7 e/ E) }4 c9 V3 B8 O+ U" j: P7 y& A重的影响。
5 O1 b/ S+ E& F# n
+ {' s+ `& E: _* k3 L(四) 早期人类迁徙性的保留
5 q+ o* j1 G$ b( ]' e, R+ o# j R
在世界上各大主要古文明当中,只有中国古文明将先民狩猎采集时代的迁徙性保留* }! Z, z9 o$ K* J2 |
到很晚,很可能到达春秋战国的轴心时代才最终消失。这与城市文明的西方恰成对
9 b# s1 Y" E K( U( I9 c& G比。8 Z6 L- {) @2 F" R' F) C
7 V" E; l/ d) R8 W中国的首都是在商朝盘庚时期迁殷以后才最后有相对稳定的位置。此前有文献可查1 G; ?0 E2 s4 f
的商人迁都有十五次之多,就不用提文献未记载的迁都了。夏朝迁都很可能还要多,7 [, F4 A& D3 t! ~
只是早期历史文献记载更不完全罢了。这么多的迁都不可能是政治原因,只能用先
, N! m/ \' ~, [1 u民狩猎采集时代的迁徙性的保留来解释。王玉哲认为中国古代频繁迁都是粗放农业
6 `* U/ \1 e. J! o7 \6 o5 g的需要,刀耕火种,数年后土地生产力耗竭,不得不迁移到一个新地方。王玉哲还
, f2 y: m8 F# w) h8 C) E把盘庚时期最后一次这样的迁都定为由原始社会转变为阶级社会的分界线。至于一# w8 z0 Z( U# R- y: ^9 G
般农民,迁移就更频繁了。《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说,“三年一换土易居”,2 n; U Y( P2 Q6 R7 q
即每三年搬一次家。这样的土地是不用关心面积大小的,所以据王玉哲考证,中国5 j8 i/ p; Q- p- A
西周时期出现土地计量单位亩字,但并没有用作计量单位。把亩作为土地计量单位,
7 e5 p" z. p/ I; r9 I" Y' V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
5 X6 ^2 f6 e: t/ H7 m
9 \0 C# R3 I; O% q" F+ ~2 w2 |: o& W- s3 u& [: s4 r' u7 I0 S- H
其他五个原生文明一开始就都有固定都城,他们的都城以巨大的砖石纪念性建筑为0 E. B/ u3 A! s: F1 H( |1 A5 I
社会凝聚中心。两河流域、埃及是这样,作为次生文明的古希腊文明与犹太文明也
: g% n6 |2 I/ O& S5 Q8 R$ P! U都在都城内建立起巨大的祭坛。虽然开始时,两河流域文明用土砖,但以后这四个& @- ]9 W3 s! P' [1 M( |/ z: D
文明逐渐更多地用石头为建筑材料。古印度文明没有其他古文明的砖石纪念性建筑,
{1 |# v, D# x7 ]) Z# h, K$ J; J但有巨大的浴洗建筑,与宗教仪式有关。
+ s* D- ~- ]5 z" ^' T& m7 X" x& @+ I7 x* c. j
中美的墨西哥地区以奥尔梅克文明为最早,一般认为,奥尔梅克文明处于酋帮阶段,
6 r9 {2 M0 x- q( e3 O尚未建立国家,他们建立巨大的土堆祭坛,并雕刻巨石头像,作为他们社会的凝聚 y0 R: m$ ]$ A4 ~8 e0 z/ m! o! v
中心。南美的秘鲁地区最早的文明出现在沿海地带,他们采集海洋壳类为生,他们# s, F. Q6 R2 `9 z
也处于酋帮阶段,未进入国家,他们建立巨大的用堆石建成的祭坛。至于后来的中
1 Y2 `% ~% m2 X% v% _, |3 C美与南美出现的国家文明,玛雅与著名的印加帝国都以庞大的砖石纪念性建筑出名,
8 O* \6 N% X* h$ L至今成为大地景观,吸引大量游客。, E( }# O; Y% [$ F
: V" h% A$ I) p# @* d与此相一致的是中国古代缺乏其他古文明都城中那种巨大的砖石纪念性建筑,商朝, I" t, s! c" ~4 e3 O
迁殷之后的宫廷仍是土木建筑,泥墙与茅草屋顶。这很可能是都城迁徙时代宫廷建3 W( V1 `( s6 V
筑风格的延续。值得一提的是,此后三千余年,从皇家的宫廷到普通百姓的住房很) i8 G. |' K6 ], W
少使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这并不等于中国人不知道石头可以流传久远,他们把石
" o& m# O. [! o, D- a) h头用于坟墓,因为坟墓用不着迁移。; ]" {+ N$ ^, d3 ?; D
3 |# O" X/ q4 l* Q
7 h' t: b' p5 |5 R, c8 x(待续) |
|